日本 FBA退貨流程涉及消費者發(fā)起退貨、亞馬遜倉庫處理、退款結(jié)算,以及賣家對不可售庫存的處置等多個環(huán)節(jié),每個步驟都有相應規(guī)范和要求,如下:
1、消費者發(fā)起退貨申請
退貨資格與時間:在日本,消費者購買 FBA 商品后,通常享有 14 天無理由退貨權(quán)益,但是定制商品、鮮活易腐品、音像制品開封后等特殊商品除外。如果商品存在質(zhì)量問題、與商品描述不符等情況,都可發(fā)起退貨。
申請操作:消費者通過亞馬遜日本站賬戶,在訂單詳情頁面點擊 “退貨或退款” 按鈕,選擇退貨原因,并根據(jù)提示選擇退貨方式。
2、亞馬遜接收與檢查退貨商品
倉庫接收:消費者將商品寄回至亞馬遜指定的日本 FBA 倉庫。倉庫收到退貨包裹后,會進行掃描入庫,更新庫存狀態(tài)。
商品檢查:亞馬遜工作人員對退貨商品進行檢查,評估商品是否完好無損、配件是否齊全、包裝是否完整。如果商品符合再次銷售標準,將判定為可售商品,重新放入可售庫存;如果商品存在損壞、開封使用、過期等情況,會被標記為不可售商品,轉(zhuǎn)移至不可售庫存區(qū)域。
3、退款與費用處理
退款流程:一旦退貨商品被確認接收,亞馬遜會優(yōu)先從賣家賬戶余額中扣除相應款項,退還給消費者。如果賣家賬戶余額不足,亞馬遜會從賣家綁定的信用卡或其他支付方式中扣款完成退款。
費用扣除:每筆 FBA 退貨,亞馬遜會向賣家收取 500 日元的退貨手續(xù)費,無論商品最終是否可售。如果退貨原因是商品質(zhì)量問題、描述錯誤等賣家責任,賣家除承擔退貨手續(xù)費外,還需支付退貨運費。如果是消費者無理由退貨,通常由消費者承擔退貨運費(但具體政策可能因商品類型、促銷活動等有所不同)。
4、不可售庫存的后續(xù)處理
賣家設置處理策略:對于不可售庫存,賣家需在亞馬遜賣家后臺的 “庫存規(guī)劃” 或 “管理庫存” 模塊中,設置默認處理策略,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:
退貨至賣家:賣家可指定退貨地址(可以是日本境內(nèi)地址,也可以是海外地址),亞馬遜將商品退回該地址。此方式下,賣家需要支付按件收取的退貨費用,同時如果退貨地址為海外,還需承擔國際運輸費用。由于跨國退貨成本較高,這種方式適合價值較高、仍有二次銷售潛力的商品。
銷毀:選擇此選項后,亞馬遜將對不可售商品進行銷毀處理,每件商品收取約 100 - 200 日元的銷毀費用。該方式適用于價值較低、無法修復或二次銷售的商品,如損壞嚴重的低價日用品、過期食品等。
批量清貨:針對部分符合條件的商品,賣家可選擇通過亞馬遜的批量清貨計劃處理不可售庫存。亞馬遜會將商品以較低價格通過合作渠道批量銷售,賣家需支付商品售價的 15% - 20% 作為傭金。這種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部分成本,減少庫存積壓。
定期庫存檢查與處理:賣家應定期查看不可售庫存報告,及時處理積壓的不可售商品,避免長期占用倉儲空間,產(chǎn)生額外倉儲費用。
日本 FBA 退貨流程是一個由亞馬遜主導、賣家配合的系統(tǒng)化操作過程。從消費者發(fā)起退貨,到亞馬遜完成商品檢查、退款結(jié)算,再到賣家對不可售庫存的處置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緊密相連。對于賣家而言,清晰了解退貨流程和相關(guān)費用政策,有助于合理控制成本,及時處理庫存問題。同時,賣家應注重優(yōu)化商品詳情頁描述、加強商品質(zhì)檢、提升客服質(zhì)量,從源頭上減少退貨發(fā)生的概率。此外,靈活運用不可售庫存處理策略,根據(jù)商品價值和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,可最大程度降低退貨帶來的損失,保障店鋪的良好運營和客戶滿意度。